发掘被遗忘的古方 | 治疗偏头痛覆杯而愈的散偏汤

来源: 点击量:9461 2024-09-13

本文内容选自《被遗忘的古方(第一辑)》,钟相根 主编,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。由“杏林墨香”订阅号独家发布。



纵观近现代名医成才之路,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,即每位名医都有几首自己临床应用非常得心应手的古方,并积累了大量经得起时间、实践检验的古方应用经验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。如已故名医江尔逊喜用“金沸草散”治咳嗽,云:“数十年来,余治咳嗽,无论新久,亦无论表里寒热虚实,恒喜用此方化裁。”国医大师伍炳彩喜用《温病条辨》之“杏仁汤”,称此方为“夏秋季退热神剂”。然而,这些古方并没有被《方剂学》教材收录,不为人熟知;有些古方虽见诸于《方剂学》教材,他人并不陌生,然其临床运用之要妙并没有为他人掌握,极大地限制了该古方的临床应用。这些名医历经多年积累的古方应用经验,已成为中医药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挖掘整理并继承发扬这些古方应用经验,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
有感于此,我一直想把当代名医各自所掌握的古方收集成册,广而告之,如此更多的医者会用这些古方去救助更多病人,服务于健康中国这一国家战略。然岁月蹉跎,时光荏苒,转眼已过10年,今终集结成册,名之曰《被遗忘的古方》。

——编者


散偏汤


(清·陈世铎《辨证录》)


【组成】川芎一两 白芷五分 白芍五钱 白芥子三钱 香附二钱 柴胡 郁李仁 甘草各一钱


【用法】上咀,每服五钱,水二盏煎至一盏,去柤,食后服之。


【功效】疏风止痛,和利肝胆。


【主治】主治偏头痛,或痛在左,或痛在右,时轻时重,悠悠不已。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,上头角,下耳后,入耳中,出耳前,下大迎,经颊车,入缺盆。其经脉布于头之一侧,风邪袭于少阳,经气不利则发为偏头痛,一遇气恼、紧张,肝胆之气郁而不利,则头痛加重,故头痛时轻时重,经久不愈。


【方解】


该方以祛风止痛、行气活血的川芎,配以和利肝胆的柴胡,柔肝止痛的白芍,药性沉降的郁李仁为其配伍特点。


重用川芎祛风止痛,外散风邪,入肝胆经而行气活血,内和气机,为君药;


柴胡、香附疏利肝胆、和解少阳,白芷散寒止痛,白芥子利气化痰、通络止痛,白芍、甘草缓急止痛,共为臣药;


郁李仁通利二便,药性主降,可防川芎辛温升散之太过,且与川芎有升降相因之妙,为佐药;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。诸药合施,祛风止痛,和肝利胆,是治疗风邪袭于少阳之偏头痛的良方。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、三叉神经痛等病。


【临床应用提要】


临床应用以偏头痛,或如锥刺,或如鸡啄,局部搏动,时轻时重为其辨证要点。


运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,据张子琳先生经验,宜抓住以下三点:


首先应抓住肝胆气郁之病机,偏头痛时轻时重,情怀不遂或逢阴雨之天均可加重,舌苔薄白,脉弦为主要症征。


其次,必须照搬原方,切勿加减


张子琳先生说:“中医不应泥古不化,一般常用方应灵活加减。但有些方药则必须原方照用,连药量亦不宜变更。散偏汤便是其中之一例”,诚为经验之谈。


又其次应中病即止,切勿过剂,痛止后或补肝肾,或益气血,随其体质之偏以投剂而恢复气血阴阳之平衡,疗效方可巩固。


陈士铎:“惟是一二剂之后,不可多用者,头痛既久,不独肝胆血虚,而五脏六腑之阴阳尽虚也。若单治肝胆以舒郁,未免消烁真阴,风虽出于骨髓之外,未必不因劳、因感而风又入于骨髓之中。故以前方奏功之后,必须改用补气补血之剂,加八珍汤者治之,以为善后之策也。”


[胡不群. 学习张子琳老先生运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体会. 1987,8(6):25]


【临床应用】


//案1 偏头痛(杜雨茂医案)


胡某,女,43岁,干部。


主诉:左侧颜面、颞部剧烈疼痛波及左牙10天。病人在6月底不明原因出现左侧颜面、颞部剧烈疼痛,波及左侧牙齿,呈阵发性、烧灼样跳痛,坐卧不宁,莫可名状,即入某医院求治,被诊为“三叉神经痛”,经给予镇痛、抗感染西药及中药、针灸等治疗,病不缓解,而急来求诊。


现症:左侧颜面、颞部及上下牙齿阵发性、烧灼样跳痛,局部无红肿,坐立不宁,汗出不绝,大便干结,月经先期,每次月经前一晚皆失眠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虚细。


证属偏头痛,由风寒袭络,痰瘀互结所致。治宜祛风散寒,通络化瘀,化痰利窍。


处方:白芍12g,白芥子3g,郁李仁10g,川芎20g,香附10g,柴胡9g,白芷9g,炙甘草5g,丹参15g,五味子10g,炒枣仁15g,细辛3g,7剂,水煎服。


二诊:自诉服上药7剂后,疼痛全止而上班工作,未再发生疼痛。3天前因感冒,左侧头部稍痛,恐其复发,而来就诊。仍予初诊之方,嘱其先服5剂,间隔1周后再续5剂。随访2年余,病人病愈后至今一直未复发。


风、寒、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、正头风痛,其症见头痛时作时止,或左或右,或前或后,或全头痛,或痛在一点。多因感寒冒风,或气郁不畅而诱发。发则疼痛剧烈,或掣及眉梢,或有牵引;甚或目不能开,头不能举,且头皮麻木,甚或肿胀,畏风寒,有的虽在盛夏,亦以棉帛裹头;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,甚至以头冲墙,几不欲生。杜老每遇此证,常用祛风散寒,通络祛瘀,化痰利窍之法治之,予清代陈士铎《辨证录》中散偏汤化裁,收效速捷。


组方:川芎30g,白芍15g,白芥子6g,香附9g,白芷9g,郁李仁6g,柴胡9g,细辛3g,蔓荆子9g,连翘12g,炙甘草3g。日1剂,水煎400ml,早晚饭后服。痛剧者可日服1剂半,分3次服下。


若因感受风寒而发,可加荆芥、防风;疼痛剧烈,可加川羌活、延胡索;阴血亏虚,可加生地黄、当归。拘挛掣痛,酌加南星、僵蚕、全蝎;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,宜加贯众;兼有高血压者,可加怀牛膝、桑寄生;兼有内热,可加知母、牡丹皮等。


// 案2 偏头痛(王为兰医案)


肖某,男,46岁,1982年5月6日初诊。病人近月来因与街坊发生口角,恼怒生气,闷闷不乐,日久不解而头晕头重。近日突然左偏头痛,时轻时重,重则头痛剧烈难忍,烦躁易急,睡眠不安,不思饮食,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血压136/90mmHg。中医辨证为郁怒伤肝,气血失和。治宜行气活血,舒郁止痛。


方药:川芎30g,白芍15g,白芷1.5g,柴胡3g,香附6g,郁李仁3g,白芥子10g,甘草8g。共2剂,药后1剂,烦躁转安,入睡半日,头痛顿消,知饥进食。服完2剂,诸症消失而痊愈。


// 案3 偏头痛(熊继柏医案)


贺某,女,40岁,干部。左侧偏头痛反复发作5年。于2005年4月8日初诊。病人有“偏头痛”病史,劳累及工作紧张则发作。


现症见:左侧偏头痛,连及左肩疼,忧郁、紧张,疼痛甚则寐差,纳尚可,二便调,舌质淡红苔薄白,脉弦。


辨证属肝经络阻之头痛,治宜疏肝祛风,通络止痛;方用散偏汤合天蝎散加减,方药如下:柴胡10g,白芷20g,白芍20g,川芎20g,白芥子15g,法夏10g,香附10g,甘草6g,天麻15g,全蝎5g,蜈蚣1条,僵蚕15g。药进10剂,诸症悉除。


原按 偏头风多见于神经血管性头痛、紧张性头痛、偏头痛等病人,病由肝经络脉瘀滞不畅,挟风痰阻滞所致。主症:一侧偏头痛,反复发作,紧张、劳累则发作,发作时伴恶心欲呕,焦虑不安,舌淡苔白脉弦。


治法:疏肝祛风,通络止痛;方用散偏汤合天蝎散加减:川芎10g,白芷10g,白芍10g,白芥子10g,香附10g,柴胡10g,郁李仁10g,甘草6g,天麻10g,全蝎3g,僵蚕10g。病久可配加通窍活血汤,或加桃仁、赤芍、红花等。


散偏汤可活血行气、化痰导滞、祛风止痛,主方由柴胡、黄芩、川芎、白芷、白芍、白芥子、香附、郁李仁、甘草组成,熊老常用之于偏头痛呈现瘀血挟痰浊阻滞经络者,疗效甚佳,对于久痛不愈者,可合用天蝎散搜风通络止痛。


对于那些素体气血亏虚,外风内郁,久而化热,上扰清窍之头痛,熊老常选用明代龚延贤《寿世保元》的清上蠲痛汤加减,原方由川芎、当归、防风、白芷、麦冬、细辛、羌活、独活、苍术、菊花、蔓荆子、黄芩、甘草组成,本方治“一切头痛,不论左右,偏正新久”。


// 案4 怫郁头痛(戴锡孟医案)


某某,女,67岁,2011年12月28日初诊。


主诉:头痛40余年。病人自诉年轻时常熬夜加班,作息不调,工作紧张,情志怫郁引发头痛,以偏头痛为多,自服止痛药可缓解。后年岁渐长而头痛愈剧,发作日趋频繁,程度愈加剧烈,而止痛药亦渐加量。近10年,头痛每日必作,头痛如劈,烦躁欲死,服止痛药8片方有微效,因常年服大剂量止痛药造成血象异常,全血细胞减低,故来就诊。


现诊:形体消瘦,皮肤白,神情默默,眉头不舒。头痛每日发作,夜间为甚,以巅顶和颞侧头痛明显;食欲不佳,夜不能寐,二便尚调。舌红瘦,中裂纹,苔薄白偏少,脉弦细。病人虽以血象异常而来诊,然戴老师以为,欲治其病必先究其本,头痛不除,病人止痛药不断,血液系统异常终难调理,故先治其头痛。此案病人平素争强好胜,少阳郁气不宣,病久入血入络,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。


处以疏肝活血止痛之散偏汤。加虫类药搜风通络、镇痉止痛。处方:散偏汤加僵蚕、全蝎:川芎35g,白芍30g,白芷15g,白芥子10g,郁李仁10g,柴胡10g,香附10g,炙甘草10g,白僵蚕10g,全蝎5g。7剂水煎服。


2012年1月4日二诊:服药后头痛减轻,服止痛片4片即可见效,仍寐差、食欲不佳。上方加炒谷芽、稻芽各30g。


2012年1月11日三诊:食欲略增,头痛略减。改配中药颗粒30剂。后未再就诊。


散偏川芎柴芷芍,香附白芥郁李草;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疏风止痛利肝胆,中病即止须记牢。

建议您使用IE9+、FireFox、Google Chrome,分辨率1280*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,获得更好用户体验。
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欢迎来稿 法律声明 ©2006 - 2024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版权所有ICP备案编号:京ICP备14035006号-3 |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74号